边鼓着嘴不紧不慢的嚼着嘴里的糕点。
陆昀看他瞪着双圆溜溜的大眼睛,嘴巴鼓鼓囊囊的,像个小松鼠一样乖巧可爱,忍不住把他抱在怀里,笑道:“这一路上你母亲可是没舍得花银子,短了你的吃喝倒把我们烁哥儿给饿坏了”
袁氏斜了他一眼,嗔道:“老爷惯会打趣人的,到了沧州倒是越发油腔滑调起来了。我既不是那等面甜心黑的继母、也不是专虐待小孩子的恶毒妇人,有我一口汤喝,就有他们一口肉吃,老爷且把心放回肚子里吧。”
说完又轻哼一声,一副要生气不理人的样子。
陆昀乐的跟袁氏打嘴仗,指着她对陆烁说:“你母亲倒是越活越回去了”语气好似颇为不可奈何。看到陆烁把点心全咽了下去,怕他噎着,体贴的端了茶盏,陆烁就着饮了一口水。
围侍着的丫鬟婆子们都忍不住抿嘴笑起来。
陆烁睁着萌萌的大眼睛,一副没意识到他们在说什么的样子。心里倒是忍不住嘀咕,知道你们恩爱,只是老夫老妻了还这样狂发狗粮,围观的吃瓜群众可是很辛苦的,牙都要被酸倒了。
袁氏不一会儿就又来跟陆昀说话,道:“这一路坐在马车,倒跟着烁哥儿饱了眼福我看大道两边的铺子倒是真多,看着挺繁华的,除了街道建制以外,倒是不输京师多少,比之前的通州可是好了不止一星半点。”
陆昀把陆烁从怀里抱下来放到罗汉床上,听到这话也点点头道:“不错,沧州东面临海,又西接着运河,你们来时上岸的那个港口,正是河运的十字交叉口,交通便利着呢这边的地虽然比较贫瘠,但我来这大半年,倒是有大半少地的人家都出来经商做生意,这边商业繁华倒也平常。”
自大齐建立以来,虽然商人的地位仍不算高,但朝廷对商业的剥削倒是少了很多,也不再限制经商人家的子弟考科举,因而许多人倒是很乐意去做小买卖。
陆昀说到这里,看了看已快到午时,想到这母子俩一路风尘仆仆早该饿了,就不再多说,忙吩咐丫鬟们摆饭。
杯盘碗碟次第摆上了桌,陆烁只看了一眼,就发现都是熟悉的京中菜色。三人各自坐上了席位,每人身后均站着布菜的丫鬟,只需你瞟一眼,无须动手,丫鬟们就颇有眼色的给你夹到小碟子里,倒是免了伸长胳膊也加不到菜的尴尬,陆烁在敬国公府也生活几个月了,觉得相比陆老夫人还有专门的挑鱼刺的丫鬟,这样的配置已经很低调了。
食不言,寝不语。三人无声的吃完了饭,又都漱了口,有丫鬟服侍着净手净面,这次不用袁氏催促,陆烁就颇为自觉的牵着朱衣的手,由她带领着到正方梨花橱里的大床上歇午觉。
待陆烁走远了,陆昀和袁氏摈退了下人,这才又重新坐下。
“从京师来的这一路上,气候越来越冷,没想到到了沧州,倒是又暖和许多,之前只是听说沧州有些潮热,倒不知道能不能住得惯。”
袁氏率先说道,语气隐隐有些担心。
“夫人放心,这沧州的气候再好不过,这里虽然靠北,但是临海,气候湿润,我住了大半年,冬天不难熬,夏日却和京师不相上下,很适合居住。”
袁氏听了陆昀的话,倒是放下了心,她倒是没什么,就怕两个娃娃年龄小,换了环境怕难适应。
“我前些日子给你去信,说了三舅哥不日就到hb道任职,你可还记得”陆昀问道。
“怎么不记得只是这一日忙忙碌碌的没想到问你。三哥了巡盐御史,定是要在府城定州任职了,沧州离定州这么近,以后倒可以常来常往了。”
袁氏一边想着,一边激动地说道。自她出嫁以来,虽然也回娘家省亲过几次,但每次三哥都是在外任上,说起来也有来年未见了。
“不止如此。”
陆昀乐呵呵道,故意卖着关子,直到被袁氏三催四赶的这才说道:“三舅哥不在定州,就在沧州任职。他们是先你四日到的,如今住处就离我们知州府不远。”
袁氏又惊又喜,诧异道:“怎会来了沧州这这这对了,今日我们到了,怎也没见着三哥府上来人”
见袁氏还有问题要问,陆昀忙出声阻止:“你总得慢慢来嘛,让我回答你哪个好呢三舅哥到沧州任职,是今年圣上亲自朱批的,我想着可能这里更临海,盐商聚集的也多,且定州虽为府城,倒也没比沧州繁华多少,总之呢,一切都是圣意。”
边说着,陆昀边抱手向西南拜了一下,接着又道:“三舅哥一家也刚来没多久,府里、衙门有很多事情都要安排,我想着你们也是舟车劳顿的,就商量好了明日三哥带着一家人来我们府上聚一聚。”
袁氏这下更激动了,势就要站起来唤下人进来安排明日的事情,陆昀哭笑不得,说道:“坐下,坐下,我还有正事要和你说。”
袁氏这才平复了下心情,陆昀开口道:“我看烁哥儿已经四岁多了,之前在敬国公府我也考校过他,倒是认得几个字,只是还没有认认真真的开蒙。烁哥儿日后肯定是要科举入仕的,开蒙可是个大事。”
袁氏听他这样说,点头道:“可不是,说起来有些人家的子弟三岁就开始启蒙了。”
说到这里,想起了什么,喜道:“烁哥儿是个聪明好学的,且很能坐得住,穿上这几日每晚我都要教他背一段三字经,他记得倒也快,如今一本书也快要背完了。”
陆昀虽也很是欣慰,可却不怎么表现出来,不想助长了袁氏的慈母心肠,将来不忍陆烁读书吃苦。他清了清嗓子,正色道:“夫人,我打算将烁哥儿送到三舅哥府上。”
袁氏听到这里,很是心疼,说道:“府里不是供不起先生,这样做,烁哥儿日后岂不是每日都要奔波”陆烁虽然不是从她肚子里出来的,可是伶俐懂事,袁氏很是疼爱,早已拿他当了亲生子般。
陆昀就知道袁氏会这样说,暗暗摇了摇头,劝慰道:“我能不知道这个理儿只是蒙学虽然简单,对儒生而言却很重要,许多学子的学习习惯和耐心、恒心都是这时候磨练出来的。三舅哥家的老师是岳父荐的,只是时运不济这才只中了举人,这些年来心灰意冷,也不打算继续科举,倒是可以长久地教下去,且我和他交流过,是个性格方正、学识渊博的,且三舅哥对他也很是推崇,这样的老师岂不比我们仓促之下匆匆找的要好这是其一。”
陆昀说到这里,有些口干舌燥,饮了一口茶,继续说道:“其二,三舅哥家的林哥儿,如今和烁哥儿年岁相当,两个人一同开蒙,不但可以有个伴儿,日后也有个照应啊”
袁氏略一思索,就点点头同意了。
熟睡中的陆烁就这样被定了未来几年的方向。
、第007章买人
小孩子累的快好的也快,更何况陆烁尽管已经四岁半了,二房众人却都拿他当金疙瘩一样疼爱,来的这一路上仍是被丫头婆子们抱来抱去的多,因而午觉歇了一个时辰之后,陆烁身上的疲惫全都没了,整个人又生龙活虎起来。
朱衣抱着他起了身,给他换了衣服,又散了头发,重新挽了个发髻。等一切收拾妥当,不待朱衣去抱他,陆烁就自己噔噔噔的跑出了梨花橱。
梨花橱靠近西次间。
凝香院是个典型的北方四合院结构,院子正中是正房,东西各两排厢房,南面是抄手游廊和影壁,出了垂花门,又有一排连着院门的倒座房。正房两侧各有一个小型的跨院,正房后面则是一排后罩房,后罩房一般是丫头婆子们居住的地方。
凝香院的正房有五间上房,正中间一间大的是明堂,一般是会客和一家吃饭的地方,向东西两边依次是捎间和次间,后面又有几间供丫头婆子值班用的抱厦,一般用茶水房以及值夜的丫头的小卧房。
袁氏将东面的捎间和次间之间的隔断打通,用陆昀的后书房,西面的捎间和次间则被布置成两处卧房。袁氏的卧房就布置在西捎间,西捎间很大,被袁氏隔成两处,外面布置成一个小型的会客厅,里面才是袁氏的卧房,中间用垂着珠帘的半圆形雕花拱门隔开。陆烁午休时的梨花橱则位于西次间,西次间较小,整体的布置和西捎间大体相同,次间和捎间之间用两层梨花木槅扇隔开。
袁氏并不在卧房,陆烁又向外跑去。看到陆烁跑过来,翡翠和琥珀连忙掀起珠帘,后头的朱衣边小跑着边叫道:“烁哥儿慢点儿。”
陆烁也不理她,一眼就看到坐在罗汉床上看账本的袁氏,袁妈妈和珊瑚正笔直的站在她身边,下面还站着三个回话的妈妈。陆烁一溜烟儿就跑到袁氏身边,扑到袁氏怀里,依偎在她身上,叫了声娘。袁氏刚刚还端肃的脸上就漾开了笑容。
房间正中的紫金香炉正袅袅的升腾着青烟,朱衣这时才追着走进来。
罗汉床临窗,这才一个中午的时间,背靠着的长形条几上就摆上了一个墨色的长颈瓶,一件陆烁叫不出名的立着的描金盘子,一个白佛手。罗汉床上的靠背和引枕也都换成了明亮的杏黄色,上绣着大团的缠枝玫瑰花纹样,和中午时朴素的素面鸭青色布料大不相同。罗汉床正中靠沿摆放着的檀香木小案几上放着茶盏,摆着几碟点心,一个装着许多颜色不一的牌的盒子,旁边还放着一摞厚厚的账本。
变化不可谓不大
陆烁知道袁氏有正事要忙,也不用丫鬟抱,自己就爬到罗汉床的另一边坐下,看到碟子里的芙蓉花卷,拿起一个咬了一口,还是温的,一股清甜的香气,甜糯不腻。
朱衣就站在他旁边递帕子递水服侍着。
袁氏看他吃的香,也不再管他,扭头继续嘱咐那三个回事管事妈妈。陆烁看到了熟悉的周妈妈,周妈妈还很年轻,不过30多岁的样子,身量中等,皮肤很白,是袁氏的陪嫁丫鬟,因为不知姓名,后来嫁给了外府管事周管事之后,就随了夫姓,改叫了周妈妈,周妈妈能力很强,又很受重视,一直是袁氏的左膀右臂,之前在船上时一直在陆烁身边随身服侍着他,只不过自从周妈妈换了另一条船,先行回了府安排府中事宜之后,陆烁就再没看到过她。陆烁不由盯了她好几眼,周妈妈似有所感,抬头冲着他慈和一笑。
陆烁不由讪讪地移开了眼。
袁氏声音清朗,条理清晰的安排各房各处的事情,陆烁一边吃一边侧耳听着。
袁氏先是嘱咐了下首靠左的一个矮胖的婆子名唤花妈妈的,说了日后一日三餐的菜式和数额,以及四个主子每房额外的点心和定例,又特特嘱咐她每日早上都要呈给两个小主子的燕窝粥和牛乳羹,等样样都安排完毕没有遗漏之后,这才交给了她一副对牌,花妈妈就行了礼退下了。
奥,陆烁在心里点了点头,花妈妈是负责灶上的管事婆子,怪不得看起来这样福态。
然后就是余妈妈,余妈妈和周妈妈一样,也是袁氏身边陪嫁过来的大丫头,只不过她的身份更特殊一点,她是袁妈妈的女儿,也就是袁氏的奶姐妹,当年袁妈妈夫早亡,只留有一个女儿,夫家容不下她,她就带着女儿一起卖身给了魏州袁家。母子二人忠心耿耿,是袁氏最信得过的人。来到陆府后,余妈妈就嫁给了外院的大管事白管事。余妈妈一直在内府和外府之间走动,二房的许多田产铺子的收益都要经过她的手,外院的许多消息也经过她传进来,可见她在陆府二房的分量。
余妈妈照例拿了对牌行礼退下。
最后才是周妈妈,周妈妈是负责管理内院的丫头婆子们的,当然,几个管事妈妈除外。
袁氏嘱咐了一番,有些疲惫,端起了茶盏饮了一口,这才慢条斯理的问道:“要的丫头小子可都找好了”二房外放在外,轻车简从。这次到了沧州,粗使丫头没带来,袁氏又留了翠袖和紫锦看理西府的院子,袁氏就带了四个一等丫鬟珊瑚、翡翠、琥珀、珍珠和另两个二等丫鬟朱衣和青罗。至于两个小主子身边,陆烁的奶娘因为看管不利,被陆老夫人打出了府,身边有袁氏之前安排的红杏、碧桃和一个粗使婆子,陆舜英身边就只有一个奶娘,另两个小丫头,因此下人很是紧缺。
周妈妈笑眯眯地,恭敬地弯了弯腰,说道:“老奴到了沧州,按照夫人的吩咐布置好了正院之后,就去官牙哪里找了牙婆,官牙知道是我们陆府要人,特意挑了二十个聪明伶俐、年龄又不太大的丫头小子,又找了几个看着极规矩的粗使婆子,现在那牙婆正带着人在厢房等着,夫人可要唤她进来”自从离了京师之后,府上就不在叫陆昀、袁氏二爷太太,改口叫了老爷夫人。
袁氏点点头,对周妈妈道:“就带那些丫头小子们过来吧,粗使婆子就不用了,你看着添上十来个就行。那些守门的、清理花园子的、打扫旁边那些小院子的,只要手脚规矩、看着齐整利落的就行,主要是负责灶上的婆子,你先让花妈妈试试她们的手艺再做决定。”
周妈妈就点头应是。珍珠就走到西捎间门口,唤了候在正房外面的青罗,去叫牙婆领人进来。
不一会儿,一个穿的花枝招展的妇人就领了一队人进来。陆烁看到有五个男孩子,其余都是女孩子,除了两个男孩看起来只有四五岁以外,其余大都是十岁左右的样子。他们都穿着粗布衣裳,看起来干干净净的,极有规矩的低头分成四列站好。
陆烁来到这里几个月以来,虽然身边从没有断过丫头婆子这些下人,但还是第一次遇到买人的情景。这些刚刚十来岁的小孩子,在现代也就是正在上小学的年
小说推荐:《是兄弟就来踢球》《病案本》《万人嫌假少爷重生后》【新铅笔小说】【美艺言情小说书馆】《不正常型月》《不正常型月》《秋燥》《我跟他不熟》【大家读】
复活小说网【fuhuoxs.com】第一时间更新《贤臣养成实录》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