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活小说网

何园

做旗袍的时候,德音才知道,谢修齐的母亲是他外祖父唯一的女儿,娇养大的,名唤佩贞。

“孟佩珍”,德音轻声念到,她声音清亮,三个字念来有种音韵上的美丽。

谢修齐看着镜中的德音,赞道:“我妈的名字,你念来最好听。”

德音侧过身看旗袍的线条,还成,理了理领口说道:“是名字本身就好听,像民国时的名字,咱们的父母辈里,有这样名字的真不算多。”

“你的名字也好听,你父亲从《诗经》里拣出来的。”

,谢修齐觉得德音的父亲应该是个挺有想法的人。

一辈子都待在小城,也没接受过什么高等文化教育,可家里书却不少,他到德音家里去,平时常看的书都不需要带,在书架上翻找翻找总能遇到。

德音到里间去换衣服,她总共这家店里订了四套衣服,两件旗袍两件裙衫。

店面很小,开在胡同里,不是熟人带路根本找不到。

手艺和上次给德音做衣服的师傅比起来,自然是不能比的。

可也说得过去,人家本来就不是做那些高档服装的,旗袍褂子什么的都是家常穿的出去那种。

在里间换衣服,德音也没忘和谢修齐说话,“也许只是凑巧,觉得德字好,所以我叫德音,三妹叫德言,可不知道为什么到了弟弟这里却没有排序下去。”

她想想那个男人的样子,其实已经记不清了。

在原主记忆里,父亲似乎总是寡言少语,下班回来就是在埋头看书,既不看电视也不与邻居打牌说话。

“不讲这些,你能唱昆曲么?”

,谢修齐另起了话题。

“昆曲?问这个干嘛?”

“我外公爱听,你要会唱正好能唱给他老人家听。”

德音听完就忙拒绝:“这要是不懂的,我唱两段,还能糊弄糊弄。既然你外公他爱听,那我可就不敢唱了。有些老票友可厉害了,那些专业的,状态不好,人家只听一耳朵就知道。我这样的,还不得贻笑大方。”

“这个你倒不用怕,我外公喜欢,却从不在外面听。他这一辈子,就听我外婆和我妈唱过。只是爱听那个调子而已。”

,谢修齐解释道。

“那你外婆和你妈,是什么水准?”

,德音务必得问清楚。

谢修齐单手扶额:“一般票友水准。”

“那成,你外公爱听哪一出,先说好昆曲我唱的最好的就是《牡丹亭》,《长生殿》马马虎虎还凑合。”

,德音自己是很喜欢昆曲的唱词的,一个字来形容那就是“雅”。

“不用别的,《牡丹亭》就够了。老爷子性子冷,每年过年连叫小辈承欢膝下都不要,我外婆走了以后,更孤单了。今年我带你回去,园子里还能几分人气。”

“那我先练练。”

,德音想着谢修齐外公,该不会是个脾气古怪的老头吧。

......

德音与谢修齐腊月二十三就到了清溪镇,这是江南孟氏起家的地方,祖宅何园也在这里。

清溪镇是典型的江南的小镇,虽然谢修齐外公常年住在这里,可到底留不住年轻人,孟家年轻人平时都在外面,过年时才回来。

德音和谢修齐坐的飞机刚到市里,就有人开车来接,是孟家老爷子专门派来的。

来人年纪看着也不小了,谢修齐对他很尊敬,喊他“仲叔”。

仲叔态度亲切,看得出他很喜欢谢修齐。见德音大衣配旗袍的打扮,笑意又加深几分,显然是穿对衣服了。

江南造园不像北方,没有煊赫排场的门面,只开着扇小门,待进去才知庭院深深,别有景致。

孟家的何园也是这样,德音前世也在相似的地方拍过戏,可那园子早已收归国有,划做旅游景点,给人的感觉与何园截然不同。

在来之前,谢修齐给德音讲了点他外祖家的事情,也包括如今这座何园。

何园建于明朝,最初的主人是位何姓富商,爱与文人诗词唱和,给何园留下过不少佳话。此后几百年间,何园不断变换着住家,园内建筑也是几经修缮,最后一次大修是在民国初年。

谢修齐的外祖家,是民国煊赫一时的大商家,祖上原本诗书传家,到战乱时候却弃了书本做起生意来,卖布起家,挣下偌大一份家业。

建国后,孟家捐了整副家业,又同京城不少人家结亲,总算保下了老宅,也就是何园。

何园面积不小,分了东中西三个部分,西边是花园楼阁,中路上是宗祠和家主的住处,东边就是整个家族生活起居的地方。

整个孟家主支都住在何园,但孟家家主,也就是谢修齐外公不与孟家人同住。

他一人住在中路上的明光堂里,西苑是老人家的会客疗养之地,就算是孟家人等闲也进不得。

谢修齐是个例外,西苑里的涵碧山房专门就是老爷子留给谢修齐住的,谢修齐就是在这里长大。

南方冬日湿冷,涵碧山房是夏天避暑的好居处,冬天就不成了,太过阴冷。

所以谢修齐带着德音住进了明瑟楼,楼下就是西苑的内湖,可因是二楼,屋子保暖效果又好,倒也不碍着什么。

在明瑟楼安顿好,谢修齐就带着德音去见他外公。

倒是没有想象里的古怪样子,反而是个很体面的老者。

精神矍铄,腰背挺直,头发虽已全白,确实鹤发朱颜。

孟老爷子见了两人话也不多,和谢修齐说了两句生意上的事情,临走才对着德音道“小姑娘看着有几分像佩珍。”

,又给了见面礼,装在一只匣子里,礼数看着像古人。

孟老爷子的这句话这比直接夸德音都来的好用。

孟家的亲戚们耳目灵通,上午老爷子刚说完这句话,下午的明瑟楼就客似云来。

这名目也找的好,谢修齐近年来难得回来一次,怎么也得去看看。

送走了各路亲友,德音方有空歇歇,孟家可真是大家族。

原先还觉得谢修齐带那么多东西很麻烦,来了孟家才知道,大家还兴互送见面礼那一套。

德音送出去一堆金银物件,又收回来一堆,仔细算算,还赚了,毕竟老宅长辈多,送了不用回礼。

明瑟楼以前是谢修齐母亲住的地方,当年的布置一应都在。

谢修齐专门找了相簿和他母亲的手记来,让德音翻看。

果真是个难得一见的美人,手记全用簪花小楷写出来,端是一笔好字。

这样的人,嫁给谢修齐他父亲,糟蹋了。

似乎是德音脸上流露出什么来,谢修齐自己就说:“我爸和我妈没什么感情,当年会结婚纯是家里安排的。”

“可你妈妈生的这样漂亮,很难有人会不动心吧。”

,德音觉得难以理解,京城的那位白女士,说起来也挺好看的,但是风尘味重了些,和谢修齐的母亲比起来是天上地下。

谢修齐语带讽刺:“我妈一辈子都瞧不起他。”

原来是这样,再窝囊的男人也难以忍受看不起自己的妻子吧,还不如找个需要依靠自己、会用仰慕的眼光看着你,崇拜你的女人,即使这个女人只有一张脸,内里是草包也无所谓了。

在清溪只有孟家这一家真正的大户,其余人家多是升斗小民,临近年节,气氛很浓。

清溪镇之所以有这个名字,概因有河水穿镇而过,这条河古时候被称“清溪”。

住在何园,虽是冬天,但草木之气依然十分浓郁,每天早上不过四五点钟,就有鸟在明瑟楼外啼叫,悦耳动听,即使被扰了清梦,也不忍责怪它们。

有时候谢修齐兴致起来,就大早上拉着德音,用资料书比对着猜窗外都是什么鸟。

早饭多是粥饭,厨房有人专门送过来,瓦罐里盛粥,甜白瓷碟子里是各色江南酱菜,还有几样坚果,十分讲究营养搭配。

上午就在明瑟楼里消磨时光,德音练曲子,谢修齐看书。

到了何园,谢修齐整个人气质都变了,在京城荤素不忌,生气里爆粗口也不是没有,看着像没成熟起来的大院子弟。

到了江南,倒成了端方君子,即使五官生的凌厉,生气了也是邪气俊美的样子,可偏偏读了几天书,就有温润的感觉显了出来。

江南的冬天是湿冷的,可下午时候太阳出来了,却又让人想晒太阳。

小镇没什么通衢大道,多是小巷曲折来回,弯弯绕绕。

谢修齐骑着辆自行车带着德音在镇子上逛,来来往往的各色人等,他居然认得不少,很熟稔的打招呼。

两人到处蹭吃蹭喝,梅花糕、千层油糕、酒酿圆子、银丝面、寸金糖.....每样都来一点,德音侧坐在自行车后座上,一块饼都要掰两半,自己一半,另一半喂给骑车的谢修齐,结果谢修齐长得太高,德音胳膊不够长,还得让他弯腰扭头来接,是不是就要惊险地扭来扭去,惊起德音大笑,丝毫不顾忌形象。

镇上的小孩子买了炮仗到处点,见他们两人的样子,就做鬼脸,跟着跑,还喊“不知羞”。

石板街上两侧开店的小店主们,看着他们两个骑过去,也都笑,当年的孟家外孙都长这么大了。

也是,何园墙头的梅树,都长了老高了,时间过得可真快。

冬夜深寒,茫茫水汽自院中湖泊蒸腾而起,浸润整个何园,德音不耐湿寒,手里拿着手炉,脚下踩着汤婆子,看谢修齐临案写字。

不知怎的,即使不懂这些,德音看得出,谢修齐的字里,有兵气。

翌日拿给孟老爷子看,老爷子写三个字,叫人送回来。一看“心不静”

谢修齐也没什么反应,到了晚上,继续写。

就这样过了几日,德音觉得,这样过下去也很好。

可惜,他们不是人到中年万事休,而是少年壮志不肯留,早晚是要回京城的。

京城,有顾湘。

小说推荐:《洞中避难所》《要高考了,机甲到底怎么开啊》《一心摆烂的恋综女配[快穿]》【武林文学】《破云》【星空中文】《我穿成了精灵国的幼崽[西幻]》《修仙女配谋长生》《小僵尸也想世界和平》《我有一个修仙世界

复活小说网【fuhuoxs.com】第一时间更新《(娱乐圈)似是故人来》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超级附身熊猴子的作死日常宦海沉浮五年修道三年穿越重生赛罗奥特曼乐在首尔重生之娱乐大宗师大炼师魔法老师同人之不存在的人西游往生录三界魂行回档一生道士之娱乐南韩兵王鸿飞异能古董商加强版火影反叛之堕天使折翼恋爱吧死妹控枫山五剑仙明美网游之少林德鲁伊血腥科技有限公司韩娱之马斯克银色终焉妾宠远坂家的叛逆口袋萝莉重生之校园风流死亡游乐场逆天武仙笑傲江湖之大漠狂刀大唐逐鹿风云丹青曲拳皇异界召唤无限之万界公敌胡俊的世界韩娱之透视未来我才不萌双马尾文娱高手韩娱之国民导演